為什么要公益?
3 ]7 X# k- l0 y3 M* d0 @推己及人,誰沒有過困難處,我們用一點多余的時間和金錢,乃至于體力無償?shù)姆瞰I給社會,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,讓彼此得到一點安心和寬慰,心安理得,家庭幸福。人之初,性本善,人心都有善良的一面,只要從我做起就會感染一些人,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間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。
" x4 p+ L3 H$ T- ^從這些意義來說,公益就是從我做起,能者多勞,有能力多做,沒能力少做。因此原始點的公益也要在這個前提下完成,就是能者多勞,能者就是有能力的人,能力包括技術、精力、物質(zhì)和金錢等幾方面。中國有句古話叫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,說的是傳授給人知識,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。道理其實很簡單,魚是目的,釣魚是手段,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,卻不能解長久之饑,如果想永遠有魚吃,那就要學會制作漁具和釣魚的方法。就好比給人錢財不如教會他如何賺錢,給人健康不如交給他如何獲得健康的方法。從上面的內(nèi)容來看,“金錢”、“物質(zhì)”乃至于“精力”都只是“魚”而已,技術才是“漁”。所以,技術和部分精力我們可以免費,可以公益。否則其它的一切都是需要成本,為了更好的發(fā)展,這部分就需要收取相應的費用來供給企業(yè)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的發(fā)展。當然題目中提到的碟片、書籍也屬于學習知識、獲得健康層面的“漁”,統(tǒng)統(tǒng)可以免費,其它東西得收取相應的費用。
% o8 J+ T" r- _ ^# Z& Q9 O7 h有的人可能會有這種想法:如果是一個很有錢的人能不能統(tǒng)統(tǒng)免費公益?從我個人觀點來說,如果沒有穩(wěn)定的收入,在收支不平衡的狀態(tài)下,不贊成統(tǒng)統(tǒng)免費,為什么?人都有惰性,有貪心,如果我們統(tǒng)統(tǒng)免費不僅助長部分人的惰性,還會助長他們的貪心,這樣對這個社會就會產(chǎn)生不穩(wěn)定的因素。再說,如果一直免費,沒有收入,就是有再多的錢財也會有耗盡的那一天。當然對特別困難的人我們可以全免或者是少收,但最后還是要“授之于漁”呀,讓他們真正能夠自食其力,身心健康,家庭幸福,社會和諧! 1 G: Z& B$ i( L
物質(zhì)層面是有限的,是會用完的,學會了方法卻是無限的,永遠不會窮盡。因此,個人認為教學和推廣的方法可以免費,書籍、碟片可以免費,其它涉及到物質(zhì),勞力方面還是收費為好,畢竟是付出了金錢和辛苦。個人之見,不妥之處請大家指正,謝謝!
) P. T4 y: B. x* |1 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