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折翅的愛里播種、耕耘、收獲
有人說,一個學生就是一首詩;有人說,一個心靈就是一個世界。老師抒寫的是教育的詩篇,走進的是心靈的世界。縣特殊教育學校的王慧敏老師,雖然不是詩人,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她的職業(yè);然而,她是教師——但又不是普通的教師。她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她每天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,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,她曾發(fā)誓要用她的知識和滿腔的愛,淹沒刻在他們臉上的懵懂,她說既然上帝給了他們一對折翅,她就是他們的 一切,所有的付出都不足為懼。

據(jù)王慧敏老師回憶,剛走進租賃的“大倉庫”教室時,在教室的后面角落里,有一個非常破爛不堪的乒乓球臺,臺子上沒有球網(wǎng),而是擺放了兩摞青磚。據(jù)同事們說,這是學生唯一的活動器械,她也從此愛上了它——乒乓球。這一愛,竟沒有再放手。球與球之間的傳遞,讓她和孩子們“混”在一起。課上王老師對學生們傳道授業(yè)解惑,課下學生與她切磋“球藝”。她從零開始,就像學生們剛上第一堂語文課和數(shù)學課一樣。班里一位球技相當好的男生,從握拍到姿勢,從擋到守,從守到攻,對王老師一一指點??粗蠹艺駣^人心的吶喊聲和手舞足蹈的表情,讓她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近了又近。生理上的缺陷并沒有阻止他們對知識的渴求,對未來的向往,更沒有阻止他們情感的升華。她把自己融化在在他們中間,盡情享受他們的單純和善良賜予她的歡樂和思考…..正是這種感覺,讓她有了一份堅守,支撐她在艱難中堅定的前行!與孩子們在一起的生活點滴,化為濃濃的愛意,悄無聲息的從柳芽到柳綠。

沒有愛就沒有教育。王老師深深愛著班里的每一個孩子。她的這些學生都是聾生,由于各種病因造成的聽力殘疾,但王老師從沒有把他們當成是殘疾人,有些學生體弱多病,王老師都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,帶孩子去衛(wèi)生室打針取藥,細心的照顧每一個學生。因為學生特殊,王老師一周有三天的時間要和學生們住在一起,自己的孩子讓老人幫忙照顧,十幾年如一日,不但沒有厭煩,而是更多的用愛的語言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明辨是非。有的新生剛?cè)胄#挲g很小,從沒離開過媽媽,好多的“問題”一一涌現(xiàn):有的怎么哄也不進教室,同事們是用盡了法子。她走到新生面前,蹲下來,和學生眼神之間傳遞的信息,知道了又一個“小麻煩”就這樣被她給“俘虜”了。

由于語言的障礙,王老師每次上課,同樣的一句話,同樣的一個問題,她要說上十遍,二十遍,甚至于一百遍。對于特教教師來說,如果沒有百倍的愛心和耐心,就無法深入開展教育教學工作,無法走進他們的心靈和內(nèi)心世界,更不可能成為孩子心中的良師。一份春雨,一份秋實,一滴汗水,一份收成。現(xiàn)在如今,她的學生都已成熟而且充滿了自信,已經(jīng)能夠明辨是非,懂得要做一個好人,一個守法的人。一提及王老師時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。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學生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,教育都應(yīng)該像雨露永遠給予學生向上的力量,教育都應(yīng)該嚴愛有度,心中有數(shù)。
因為學生的特殊,孩子們比較喜歡律動課,王老師憑借在師范學校的基本功,和學生們一起曾登上縣春晚的舞臺,多次被評為優(yōu)秀指導老師和教育教學先進個人,并多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嘉獎獎勵,被評為汶上縣“四有好教師”的光榮稱號。
在藍天的懷抱中翱翔是飛鳥的幸福,在繁星閃爍的夜空細聽牛郎織女的傾訴是星星的幸福,關(guān)于幸福,王慧敏老師思索著,不經(jīng)意間揚起的嘴角把她拉進了幸福的港灣。站在幸福的彼岸,終于明白了,在折翅的愛里辛勤播種、耕耘、收獲是她最大的喜悅和福報。